学院动态

NEWS

学院动态
首页 >> 学院动态 >> 正文
上山开中药“盲盒”,医药学院这堂实践课太酷啦!
作者:任慧发布日期:2025-06-30点击数:

为深化产教融合、提升教学实效,医药学院结合2024级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于2025年6月15日至19日组织四个班级学生赴益阳安化药用植物实践教学基地——诚丰生态庄园,分批次开展为期5天的《药用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技术》实践教学活动。本次活动以 "认知本草、锤炼技能、传承匠心" 为目标,通过沉浸式实践教学,推动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有机衔接,为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筑牢实践根基。

在基地中药标本馆,数百种药材标本依序陈列。从享誉全国的"浙八味""四大怀药 "等道地药材,到安化当地特色的山银花、黄精等品种,完整呈现了中医药资源的多样性。医药学院带队教师围绕中药材基源鉴定、性状鉴别要点及功能主治展开系统教学,通过" 肉眼观形态、指尖触质感、鼻息闻气味 "的多感官教学法,引导学生辨识药材特征。2024级学生臧同学说:"亲眼见到黄芪的'金井玉栏'断面,才真正理解课本中描述的纤维性特征。"互动教学环节中,学生们就易混淆药材的鉴别要点展开热烈讨论,现场学习氛围浓厚。

步入种植园,丹参的紫花、白术的绒叶、薄荷的清香构成生动的 "自然教科书"。学院创新采用 "田间课堂" 教学模式,将采药认药设为核心课程模块。专业教师结合物候特征讲解"春采芽、夏采叶、秋采根"的采收规律,通过"生长环境—采收时节—药性特点" 的逻辑链条,帮助学生理解"道地性"的科学内涵。在实践环节,学生分组完成药材野外识别任务,通过观察叶脉形态、记录生境特征等操作,建立起"药材—环境—药效"的整体认知。带队教师表示:"让学生在阳光下辨识药材,比在教室里看十遍图谱更有效。"

标本制作环节堪称中医药炮制技艺的微缩呈现。在专业教师指导下,学生们遵循"整理—压制—干燥—装帧" 的标准化流程:细心舒展卷曲的叶片,以吸水纸层层压制保持形态,通过定期换纸确保药材干燥不变色。每一个步骤都渗透着"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"的传统匠心理念。在研学考核中,基地设置"药材盲盒辨识""生境特征抢答"两大环节,学生们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娴熟的操作技能,全面展现实践学习成果。考核数据显示,92%的学生能准确辨识20种以上药用植物,标本制作合格率达98%。

"这次实践让我真正触摸到中医药的生命力。"2024级学生袁同学在研学总结中感慨道。据活动反馈统计,95%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有效提升了药材辨识能力,88%的学生表示增强了专业认同感。多位学生在心得中提到,通过观察药材从鲜活植株到干燥标本的转化过程,深刻理解了中医药"天人合一"的哲学思想。医药学院负责人表示,此次活动是落实"产学研用"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实践,未来将持续拓展实践教学基地网络,构建 "课堂—基地—岗位"的全链条培养体系,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。

此次研学之旅虽已收官,但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征程正扬帆起航。医药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,推动中医药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,让古老的本草智慧在实践育人中焕发新生机,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


下一条:医药学院“心润生命·植愈心灵”心理月活动暖心启幕

版权所有 © 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     湘ICP备2023036435号